[热点]

叶权锋浅说中国玉文化 下篇

2016-06-20  来源:华南家居网 玉石瓷砖频道  作者:叶权锋

叶权锋浅说中国玉文化 下篇
[卡布里玉石特约]

玉在中国古代国家政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还体现在古代关于玉的一些概念和学说上。概括地说,关于玉的概念,归纳起来一般有五个方面内容:   
  (1)万物主宰说:这一学说认为玉能代表天地四方及人间帝王,能够沟通神与人的关系,表达上天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间福祸的主宰。在古文字 中,“玉”字并没有一点,和帝王的“王”共用一个字。《说文解字》段注解释帝王的“王”字时,认为王者即“天下归往也。”董仲舒也说:“古之造文者,三画 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解字》段注解释玉的字型为“三玉之连贯也”,即三横一竖象征一根丝线贯穿着三块美玉。另 “皇”字则是“白”和“玉”的组合。   
古文中“王”“玉”字型相同,绝非是偶然的巧合,“天地人参通”与王之连贯,两者关系奥妙,意味深长。许多经学典籍中有众多的描述。《周礼·大宗伯》记载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本质上就是玉能代表天地四方,通过它,便能沟通天、地、人间的愿望和意识。在古代中国先民的观念中,人的世界和神的世界都要靠 巫觋(xi)的仪式沟通信息,传达意志。正是在那形形色色的巫觋仪式中,玉被当成一个不可亵渎的神物,玉被尊为神的象征,享受着上至帝王下至奴隶的崇拜。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使玉俨然成了万物的主宰。
  
  (2)天地之精说:这一学说是用天地之精化生万物的思想来解释玉的起源,用阴阳对立的观点来说明玉的本质和作用,从而把玉推崇为事物之尊者,赋予其神 奇的魅力。这一学说的论点广见于各种古代文献中,例如《周礼正义》引郑注曰:“货,天地所化生,谓之玉也。金玉并天地所化生,自然之物,故谓之货。”,此 外《白虎通义·考黜篇》、《财货源统》和《玉纪》等均有相同论述。
  (3)道德楷模说:这一学说的内容是将玉石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性质与当时社会中对于善恶、是非、荣辱、美丑等观念糅合在一起,加以拟人的解释,作为评价,判断人们行为的标准,这种说法也广见于各种古代文献记载中。




玉的道德楷模说起源于商周时代而形成于春秋末年战国初期,其代表性的论述莫过于《礼记•聘义中》“子贡问于孔子”一节。孔子所论述的玉有十一德(仁、 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之说,不仅是对玉的文化底蕴的高度概括,而且还精辟地阐述了玉文化的思想内涵,因而成为了中国人审美观的理论基 础,儒家文化的道德规范大全。
  (4)辟邪除祟说:这一说法相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品供人佩饰或使用,可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防御邪气的侵袭,扫除鬼祟的祸 患,保障人和物的安全和吉祥。这种说法在古文文献中记载也很多。例《拾遗记·高辛》载:“丹丘之地有夜叉驹跋之鬼,能以赤马瑙为瓶盂及乐器,皆精妙轻丽, 中国人有用者,则魅不能逢之”;《周礼》“及祀之日赞玉币爵之事”“凡祭祀赞玉币爵之事裸将之事”都是用来媚神敬鬼、祈求保佑、消灾除祟的说法和做法。另 外,凡对于作祟人类的恶神恶鬼,人们也不甘心屈服和心慈手软,而是采取勇于挑战的精神,用“祓禳”(fu、rang)的法术去解除威胁。古人认为玉也具有 此种功能,将玉或玛瑙制成佩饰挂在胸前,鬼魅是绝不敢来犯的。
  (5)延年益寿说:玉的延年益寿说就是相信玉具有使人长生不老的功能,相信通过食玉和服用玉类可以实现永远年轻的目的。这一观念宣扬和使用得最多的大 约要推道家的学术和法术了。东晋葛洪著《抱朴子》,其中《仙药》一卷说:“玉亦仙药,但难得耳。”又说:“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等等。早在 3000多年前,我祖先就将玉石用于医疗保健。如《神农本草》、《本草纲目》等古代医药名著中都有记载:玉石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 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疗效;有106种玉石用于内服外敷的治病方法。还记载:玉石若“久服耐寒暑,不饥饿,不老成神仙”。 笃信仙道的汉武帝就曾委派方士用铜盆承接雨露,用以和玉屑服食,以为就此便可以与天地同寿。此事也为后人留下谈资。
  总之,玉器经过七千年的持续发展,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经过历代统治者和鉴赏家的使用赏玩,经过礼学 家的诠释美化,最后成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物品,无所不能,无处不用玉,玉成了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时至当下中国玉文化已然兴旺不衰。